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形成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留學人才“歸國潮”。教育部數據顯示,2016年,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,較2012年增長14.49萬,增幅達36.26%;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43.25萬,較2012年增長15.96萬,增幅為58.48%。
作為創新創業生力軍的留學人員,理想和現實之間有何差距,應如何更好地把愛國之情、強國之志、報國之行統一起來?日前,全球化智庫等機構在京發布《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》,以大量數據和客觀分析對該問題給出回答。
調查顯示,在自我認知方面,多數海歸認為自身最大優勢在于國際視野、語言優勢及跨文化溝通能力,普遍認為留學期間個人能力獲得全面提升。近半數海歸認為自身競爭力高于國內同類學生。
看好國內發展前景、努力實現自身價值是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主要動因。對此,歐美同學會副會長、教育部原副部長劉利民表示,“廣大留學人員迎來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黃金時代,自身所長只有熔鑄在民族復興的偉大歷程中,才能更好實現其價值?!比蚧菐炖硎麻L王輝耀指出,留學人員成為中國創新創業的有生力量,與其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強大信心密切相關?!爸挥袑野l展有信心、對中國市場有信心,才會激發他們創新創業的內生動力?!?/span>
與就業型海歸相比,創業型海歸更加看重國內的市場機遇。
報告顯示,北京仍是海歸的創業首選。多數受訪者選擇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廣州、武漢,呈現“一線城市領跑,二線特色城市崛起”特征。
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處副處長于海蛟認為,當前海歸到北京創業有很多需求,但最重要的是事業發展的需求。就北京的營商環境來講,要降低海外回國人才創業成本,包括適應過程、服務水準、商事制度改革等,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創新創業。
在行業分布上,海歸偏好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領域。主要集中在IT/通信/電子/互聯網,占比近五分之一,服務業緊隨其后。對此,與會嘉賓強調,“一帶一路”建設蘊含巨大的創新創業機遇。在這方面,海歸創業者不僅可以把各種先進技術通過創業活動帶到國內,還可以通過與產業鏈上合作者之間的互動,產生知識溢出效應,真正架起溝通中外之橋梁。
過半數創業者有創業失敗經歷,經驗匱乏和資金不足為主要原因,占比分別為40.4%和29.4%,此外,市場定位偏差占比為27.2%。
發布會上,學者表示,與國內一般創業者相比,海歸創業者擁有兩個顯著特征:良好的海外高等教育背景;創業聚焦在技術、知識密集型產業。海歸創業者要找準專業優勢和社會發展的結合點,找準先進知識和我國實際的結合點,才能真正使創新創造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全球化智庫副主任、課題組負責人苗綠坦陳,海歸創業離不開外部的支持和幫助?!爱斍?,海歸創業階段急需市場開拓和金融服務?!泵缇G呼吁,要切實幫助海歸在創業過程中節省時間、少走彎路,使他們向著正確方向大膽“創”、用力“闖”。